作者:章馨予综合武夷山镇整理
打 通 南 北 武 夷 大 屏 障
争 当 文 旅 融 合 排 头 兵
建 设 美 丽 幸 福 新 武 夷
武夷山镇位于铅山县境南部,华东屋脊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北麓,上武高速、上分线国道、福峰铁路跨越全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有红茶小镇和上饶、铅山“南大门”之称。辖区国土面积458平方公里,有山林面积64万亩,森林覆盖率91.02%。下辖10个行政村(林业分场)、1个共大林场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财政税收新增长
财政税收从1.02亿元增长到2.59亿元,增长153.9%。工业项目新成绩。引进合兴铜业、宝祥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入驻园区。
秀美乡村换新颜
全面实施秀美乡村建设,西坑草坪、乌石仙山岭、石垅共大秀美乡村点已成为避暑胜地和网红打卡地。
美丽集镇建设提品质
新建港沿广场、乌石河景观坝、店招门楣、房屋外立面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提升集镇功能和品位。
脱贫攻坚保基本
聚焦“两不愁四保障”,依托十大扶贫工程,落实产业扶贫和保障性兜底等政策扶贫,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251户697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文化教育强基础
建设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理论、技能、法律宣讲、志愿服务、文体活动200余次。武夷山中学教学综合楼、武夷山小学整体搬迁项目、武夷山镇双语三轨制幼儿园已投入使用。
党建引领夯基础。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完成全镇党组织的“三化”建设达标提升,成功创建1个市级“红旗示范点”和1个“三化精品示范点”。
十四五期间工作思路
1释放优质资源,开发崭新业态,加速发展“大旅游”
科学编制规划。围绕“中心集散、全域融通、区域协作”的思路,高标准编制武夷山镇全域旅游规划,以车盘村作为武夷山镇全域旅游的集散地,以文旅康养项目为重点,辐射擂鼓岭、仙山岭、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形成武夷山镇全域旅游新格局。
坚持招大引强。学习莫干山、安吉等地成功经验,全力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文旅大企业,打造武夷国际康养度假区。建成红茶民俗风情街区、慢村民宿等一批康养度假配套设施,对接承办农文旅活动,扩大武夷山康养文旅小镇知名度。
积极开发业态。探索开发山水文艺演出、室外拓展、珍奇动植物研学基地等项目,拉长旅游服务链条,全方位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完善配套设施。着力在旅游配套设施上补齐短板,因地制宜新建旅游集散地、停车场、旅游公厕等一批功能性旅游配套项目,下大力气规范民宿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全方位提升游客满意度。2做大红茶经济,做强“河红”品牌,加速发展“大农业”。
借力名企扩大效应。积极探索规划建设红茶产业集群,邀请正山堂、骏德、岩上等国内知名茶企入驻武夷山镇,联合打造武夷山茶产业群。
提升河红茶软实力。主动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科研与服务机构,引进数字产业经济,争评“河红茶”区域品牌价值,争选“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茶”和“中国好茶”,争创“中国红茶小镇”,多举措提升“河红茶”品牌知名度。
创新河红茶推广。积极筹办河红茶旅游节、摄影比赛、春茶开采仪式等茶旅文化活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将茶俗、茶文化逐步打造成为茶旅特色,助力河红茶推广。
3立足百姓福祉,不改初心使命,加速推进“大民生”。
全力夯实发展后劲。全方位对接服务抽水蓄能项目,倾力支持项目快上、快建、快成;全力服务已入园的企业,竭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倾尽全力招商引资,培植财源、壮大财力。
潜心建设民生项目。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重点实施好水利、交通、污水处理等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和谐安稳的良好社会环境。4强化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统筹抓好党的建设
强化基层基础。坚持以基层党建“三化”为引领,持续抓好“党建+集体经济”“党建+幸福小区”“党建+好商量”等工作,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利用好薛家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共大校史馆、石垅红色名村等红色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激励党员干部创先争优。
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纠“四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如果您对该乡镇发展思路还有更宝贵的意见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