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长兴烈士和他的侄子
最近,因采写铅山新滩红色革命故事,有幸认识了该乡莲花村革命烈士费长兴的侄子费水才和费麦生兄弟,了解到他们伯父的故事。
费长兴生于1881年,在家中排行老大,“长”字的读音为zhǎng , 长子的意思。 莲花村以前叫杨林村,自东往西有荒坪、上屋塘、店里、叶家、费家等五个自然村。这里的自然条件不好,信江涨水就会受淹,水退后又出现干旱,村里的土地沙化严重,只能种大麦、花生和豆子等旱作物。
费长兴年轻时凭着力气和好水性,在江边以撑渡船为生。土地革命时期,他在帮红军运送物资的交往中,通过耳濡目染,渐渐接受了革命道理。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人在铅山信江北岸发动群众开展上名字运动时,费长兴秘密加入了党组织,经过革命锤炼和战斗考验,后来当上了苏维埃新滩乡书记。
以前杨林村叶家有戏台和广场,当年方志敏主席在那里对赤卫队(后扩编为红十军)作战斗动员,并点名让费长兴站在他身边,他参加了攻打新滩庙湾仓库、蛤蟆卡和杨家门的战斗。由于费长兴牺牲时,费氏兄弟都还没有出生,他们对伯父的事迹了解不多,也不知道他的出生月日、参加革命的时间、还担任过哪些职务,连在哪场战斗中牺牲都不清楚,只知道江西烈士名录上有伯父的名字。铅山县政府在紫溪乡修建的革命烈士墓园有费长兴的墓碑,碑上写着他1933年牺牲,但没有尸骨。
费氏兄弟怀着对伯父的敬重,曾经寻找到与伯父一同闹革命的老红军,他们都说看到费长兴跟着队伍去了怀玉山,以后就再没有音信。老红军也不清楚他牺牲的具体地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赣东北地区。1953年,费水才家的门楣上挂上了民政部门发放的革命烈士牌。2008年,村庄搬迁,锈蚀的烈士牌无法从老屋里摘下来。有形的烈士牌没了,无形的烈士牌却嵌入费家子孙的心里,伯父是费家家族的荣耀和子孙永远的怀念。
年已77的费水才是生活在费家自然村的普通农民,他1969年入党,担任村民小组长职务多年。在自然村当干部,虽然报酬微薄,但丝毫不影响费水才的工作热情。从费水才的谈吐中,能感受到他的善良朴实和担当。当他发现我注意到他裤子上的补丁时,费老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说新衣服裤子也是有的,我每天要种菜浇菜,穿旧衣服劳动更节省更自在。在莲花村实施旱改水项目中,涉及到他家的几亩菜地,费水才带头签字,用实际行动支持项目实施,表现了一名老党员和烈士亲属应有的风范,为村民作出了表率。
费水才的弟弟费麦生今年50岁,他们的父亲费先兴病逝时,费麦生不到十岁,是哥哥将弟弟抚养成人。他们既是兄弟,也似父子。费麦生在兄长家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他1990年参军入伍,1992年退伍。退伍后做过厨师、工人、小老板,无论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不会忘记哥嫂的恩德,只要有时间,就要回村看望他们。
如今,费麦生在上饶汉腾公司打工,在上饶安了家。也是共产党员的费麦生,处处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想到是先烈的亲属,要给伯父增光。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心一直没有变,兼任了信州区红十字会救援队副队长,他关爱救助过失学儿童,经常去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费麦生先后获得“上饶市四星级志愿者”、“十大优秀社区志愿者”、“信州区十大文明家庭”、 连续三年被信州区工商局、信州区文明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授予“文明之星"等荣誉称号。费麦生从2011年开始无偿献血,现在他已经献了30000多毫升。在费麦生的身传言教下,女儿政治上要求进步,刚大学毕业就入了党。他带家人去怀玉山参观,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儿女讲述伯父的革命故事,希望他们把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封面图为费长兴烈士侄子等亲属祭扫伯父)
铅山县人民政府为费长兴烈士立的墓碑
费长兴烈士侄子费水才夫妇 费长兴侄子费麦生到伯父战斗过的怀玉山瞻仰
费麦生是一位长期无偿献血无私奉献者
无偿献血 为爱逆行医生为献血前的费麦生测量血压费麦生的无偿献血证费麦生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证书费麦生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的证书 费麦生和女儿一起观看讲述方志敏故事的影片《信仰者》
作者与费长兴烈士的两个侄子侄媳在新滩莲花村合影
往 期 回 顾
▶ 《百年凝眸》:90年代上饶影像
▶ 档案见证方志敏和战友们的初心
▶ 老照片故事:美军飞行员广丰获救
▶ 圣洁的感动 ——郝正良摄影画册赏析
▶ 南靖景点:云水谣 · 和贵楼
▶ 古镇聚诗友 端阳抒豪情——古镇名镇端阳诗会纪实
▶ 南靖土楼:怀远楼 · 田螺坑
▶ 搬运工人应德顺的生活变迁
▶ 诗心不变 青春永驻——记原铅山县诗词协会主席吕美南
▶ 南靖土楼:振昌楼 · 裕昌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