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女支书
陈满容,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江西铅山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身份证号:362324196704064247,2008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桐江居委会党总支书记。
陈满荣担任村支书十三年,数次“临危受命”“救火”,每到一处,她便殚精竭虑,一次次让“问题村”、“贫困村”变了样,使当地干群更和谐,群众更富裕。个人先后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市、县人大代表,市优秀女村官。
众望所归,她将“问题村”变成了“示范村”
2000年,正值原五铜乡打黑期间,下坂村欠账30多万,矛盾突显,社会极不稳定,下坂村村民经常到铜矿闹事,要求增加农赔,公开农赔帐目,解决自来水等。鉴于此,该村村民及村民小组长、党员联名,要求乡党委让时任村妇女主任的陈满容担任村支书。2001年,永平镇党委任命陈满容为下坂村党支部书记。
陈满容同志在 2001年冬带领村民对村内主要水利工程进行了维修。全长约400米的晏公坝位于下坂村与垦殖场交界处,关系到全村民 60多亩水田的灌溉。因村里资金紧张,该同志带头忙于田间地头,参与施工者每人每天只拿10元工资,中午吃一顿便饭,大部分工程全由老百姓义务投工投劳,就这样,晏公坝冬季全部维修。2002年解决了挨着铜矿的70多家居民用上了自来水。2006年新屋李家和张家两个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部进入全县前十名,并被评为省村庄整治示范点。
该同志在平日里关心村民疾苦,经常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走上共同致富道路。在她的带领下,该村村貌民风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昔日的“问题村”成了人人称道的“和谐村”。2006年,该村评为省新农村巾帼示范点;2007年,下坂村党支部被评为江西省上饶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主动请缨,她使“贫困村”蜕变成“幸福村”
2008年,陈满容报考公务员,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为永平镇公务员。
2009年3月,永平镇卢家村书记意外受伤,该村出现了无人主事的窘境。卢家村地处山区,人口分散,远离永平镇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村,没有人愿意接手这样的烂摊子。正当镇党委政府领导为此犯愁的时候,陈满荣主动请缨,到卢家村主持工作。在做好调查得同时争取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后,陈满容一户一户上门动员,不厌其烦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卢家村的村民被陈满容的热忱和真情打动了,积极主动配合,出钱出力,硬化了3.1公里的村级公路,改善了卢家村的交通状况。村民愁自产的竹笋、毛竹、香菇等特产没销路,陈满容就托朋友到处联系销售渠道,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老党员林胜仔一家因天灾人祸生活举步维艰、难以为继,陈满容自己拿出500元给他们一家补贴家用……
路通了,村里的特产供不应求,村民日益富裕起来,卢家村也旧貌换新颜,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临危受命,她把“纠纷村”建成了“和谐村”
2011年,党支部换届时,永平镇排上村“两委”班子不团结,致使村书记无法正常产生。永平镇党委考虑到该村矛盾重重,人心涣散,经过征求各方意见,决定派陈满容担任排上村党支部书记。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上任后,认真分析当前排上村的问题症结所在,结合当地发展的需要,提出当务之急是抓好三件事:一是兴修水利,改变原来排上村怕旱又怕涝的尴尬状况,为当地村民种植芋头、甘蔗等经济作物提供保障;二是改善排上村的交通状况,为当地的芋头、甘蔗、竹笋等作物建好“致富路”;三是注重培养优秀的后备干部,以免干部队伍出现断层的局面。但是,资金短缺成了困扰陈满容最大的难题。从不求人的陈满容学会了“腿勤脸皮厚”的办事方式,她四处找领导,找朋友,跑各个相关部门,终于争取到了8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两座灌溉水坝,硬化了3.3公里的村级公路。陈满容还在两年里发展了3名新党员,培养了4名后备干部。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群众信任的年轻人走上了村“两委”干部岗位。
2013年4月,永平镇下坂村书记、主任因经济问题双双被查,积蓄已久的地矿矛盾、土地纠纷也纷纷呈现,矛盾纠纷愈演愈烈。陈满容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担任该村支部书记。到任后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公开财务、村务、党务,消除村民对村两委的质疑;二是调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当地的和谐稳定。陈满容先后到永平铜矿、县档案局、县国土资源局查找相关资料,还翻阅了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规定。通过大量查找证据和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平息了这起集体性的纠纷。如今,下坂村工作已进入正轨。2017年以来,她带领桐江居委会一改传统管理模式,配合一站四中心建设,以区域为单元,分别将辖区分为5个网格和10个网格,辖区设置一名党员网格总长,每个网格设置一名网格长和若干名党员栋长,栋长管理所辖栋楼的党员、党员定点服务若干名群众,通过五级联动,形成“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结在化中解”的良好局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