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彩陈坊 邱辉
据《铅山县志》记载,在长达20余年的革命斗争历程中,陈坊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共有20人,无名烈士(主要是事迹不详,又无后代,无法追认)若干名,他们其中有参加了弋横暴动,早期土地革命,同方志敏并肩作战的曾任弋阳第四区区委副书记的舒勇华(在弋阳遭遇国民党靖卫团杀害,弋阳县档案馆、方志敏纪念馆有事迹记载),有参加红军游击队的朱金如,还有地下交通站情报员余登旺等。今天在这里介绍具有比较典型的高步昭、陈德康二位革命先烈的故事。
高步昭,男(陈坊街道居民高花兰继父)
1922年出生,陈坊街高家行人,父亲是纸行老板,家中条件较好,自幼读书识字,接受了很多红色教育,成年后一腔热血。参加革命从1946年开始,先后任陈坊地下交通站情报员、政策宣传员等,经常往返于本县石垅、紫溪及闽北革命根据地同他们保持秘密联系。汇报陈坊当局的情况,也带回上级的政策消息,保证了陈坊情况交通站对上级的信息畅通。
陈德康,男(陈坊街道居民陈建国叔父)
1924年出生,陈坊街陈家行人,家中也是开纸行的,条件优越,读了几年私塾,算是有文化的人。他与高步昭居住的高家行不远是邻居,自幼一同长大,志同道合,在他的影响下,后加入革命队伍,协助高步昭开展工作。二人互相协作,用生命和鲜血坚守着党的秘密,完成了一个个上级交代的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铅山解放后,为巩固政权,将全县分为五个区方便管理,陈坊为第四区,辖陈坊、湖坊、太源、天柱山、篁碧五个乡。1949年7月,组织上派遣二人到篁碧乡任职,高步昭任副乡长、陈德康任武装部副部长。当时百废待兴,社会秩序混乱匪徒猖獗,形式非常严峻,到任后,他们一边带领乡亲们搞生产,一边组织地方武装力量清缴残匪(国民党残余势力,战败后隐藏在深山里)屡立战功。深受群众的拥护。1949年9月22日雷乃攻(曾任国民党陈坊片区保安团团长等职)、姚琴(曾任永平镇镇长,国民党地方武装骨干)为首的一伙匪陡100余人偷袭篁碧乡政府,当时乡干部只有20余人,十几条枪,终因、寡不敌众,部分同志被俘,二人遭到匪徒的严刑拷打和折磨,后被押到篁碧大岩村的一个小山村,匪徒残忍的将其二人活埋。
当时高步昭牺牲时年仅27岁,陈德康25岁,为了纪念两位烈士,后来当地人们将他们牺牲的自然村改名为步康村,喻意让后人记住先烈的革命事迹。
回望家乡的百年历史,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正是有了无数先烈英勇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希望能用好用活家乡的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故事世代相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