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红十军攻打河口战场遗址

来源:《春风化雨——铅山县百处青少年教育基地展述》

红十军攻打河口战场遗址位于于九狮山、金鸡山、信江等处。

红十军先后两次攻打河口,第一次攻打河口是1930年6月6日,第二次攻打河口是1930年12月22日。1930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军阀混战爆发,蒋介石抽调南方驻军北援,赣东北地区敌人兵力十分空虚。红十军在方志敏、周建屏领导下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扩大革命影响和拓展苏区范围。

6月初,红十军佯言进攻贵溪,驻守河口的国民党曾振翔拔补团被调往贵溪,只留下七连驻防河口。6月6日,红十军独立第一团用渡船7只夜渡信江,第二日拂晓发起进攻,河口守敌见红十军从天而降,吓得不战而退。这一战,红十军大获全胜,缴获步枪50余支,来不及逃跑的程万商团和横峰靖卫团被歼灭。红十军攻占河口后,数千市民敲锣打鼓,在王家塘召开庆祝大会,方志敏在会上作了讲话。后来,驻扎在傍罗的敌军一个连和逃出河口的敌军联合起来进行反扑,又被红十军击退。红十军驻留河口两天后返回根据地。

1930年12月18日攻打上饶大捷后,红十军再接再厉,发起河口战役。1930年12月22日,红十军在离河口镇5里路的高塘村,将农民沉在河底的18条大船取出,悄悄渡过信江。然后兵分三路,以一路占领信江南岸的金鸡山,掩护主力部队攻城。一路截断河口通上饶的公路,以防敌军增援。主力部队则从九狮桥一带正面攻打河口镇。战斗打响后,红十军先拔掉敌前哨阵地,消灭一个炮兵连。接着攻打设在镇内天主教堂的敌李坤团部,全歼国民党军新编13师路孝忱部李坤团和铅山靖卫团,缴获步枪400余支,机枪4挺,迫击炮4门,子弹万余发,生俘敌380余人。

红十军河口大捷,不仅打乱了国民党军围攻赣东北苏区的部署,对于夺取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且对打通与闽北苏区间的联系及进而打通与中央苏区的联系,开创铅山苏区大发展的局面,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56年12月,江西省老革命根据地视察团上饶分团在省长邵式平的带领下,来到河口镇。故地重来,感慨万千,邵式平追忆了1930年6月和12月红军两次攻打河口的激烈场面,并赋诗一首:

九狮欲渡几千秋,河口镇前水自流。杀敌冲锋当年事,丰衣足食是今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