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 | 两天时间!超80%!

作者:朱晋

从不到20%,

到超过80%的头盔佩戴率,

需要多久?

铅山“创文”给出答案

两天!

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为“民生工程”,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彰显城市魅力、丰富城市内涵的重要举措,紧扣省级文明城市标准,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全县各机关单位和企业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走上街头,成为“创文”志愿者。各个路口,“创文”志愿者们穿着红色马甲,手拿文明交通劝导旗,化身文明交通劝导员,提醒过往的驾驶人和行人勿闯红灯,引导非机动车按道行驶,配合交警一起,守护着每个路口的安全。志愿者们在上下班高峰期准时上岗,拦下一辆辆未戴头盔的电动车和摩托车,一遍又一遍地同驾驶人讲解安全头盔的重要性。

有来自志愿者的“劝”,也有来自交警的“罚”。为了更好的推行安全头盔的佩戴,铅山交警创新机制,推出易于接受、印象深刻的“朋友圈集赞”的举措。没戴头盔?没关系,既不扣分也不罚款,拍张写着佩戴安全头盔重要性的劝导牌照片,发朋友圈集齐10个赞就行。

创新“罚”的机制,让市民易于接受,又起到了宣传的效果,街面上骑行的头盔肉眼可见得多了起来。在开始对未佩戴安全头盔进行劝和罚之前,铅山交警已经做足了功课。“一盔一带”安全守护,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多种方式,已经铺天盖地的进行了前期宣传。发资料,填问卷,摆展台,送头盔……一项项的活动真正把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深植每个市民心中。

9月的铅山,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热潮比37°的“秋老虎”更来的汹涌和热烈。随着“创文”工作的纵深推进,“创文”氛围的越发浓厚,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市民素质是文明城市的窗口,也是文明城市的灵魂。当人车抢行的危险系数降低再降低、文明志愿行动成为习惯常态、城市宜居宜业的魅力也就会不断攀升,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度、参与度更加会提升。“创文”让今天的铅山人,更加珍惜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加爱护生活的这块空间。

厚积方能薄发,从不到20%到超过80%,小小的头盔下,凝聚的是同心协力共同创建的心血和努力,凝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一座城的荣誉,一群人的努力,更是全体市民的共识。走在铅山街头,市民的笑脸验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主次干道卫生清洁,绿化整齐美观,交通秩序畅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干净整洁,老旧小区宜居舒适,学校环境优美。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说:“创文惠及了百姓,赢得了民心。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本文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侵权必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