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滴……”11月6日10点左右,一辆轻卡慢慢驶入武夷山镇肖家源村村道,响亮的汽车喇叭声,打破了疫情期间山村的平静,居家村民闻声而出。原来这辆车是一个“移动菜场”,车内满载蔬菜、肉蛋、粮油、水果等物品。摊主王建国在空旷处停好车,便把车载的黄瓜、菜花、白菜、猪肉、苹果等摆了出来,村民戴着口罩,现场挑选着自己想要的菜品。
“我在这里,不需要吆喝,只要村民听到喇叭声,就知道我来卖菜了。这是我和村民多年形成的默契。”王建国说道。
王建国是武夷山镇石垅村人。10多年来,他一直在石垅村至篁碧畲族乡这条山路沿村卖菜。最近突发疫情,石垅村里很多人都停工待家里防疫,但他没有让“移动菜场”停摆。他解释:“我停不了,要是不进山,沿途村民生活就要受影响。他们大多都是老人,出行不便,平时粮油蔬菜大多都是跟我买的。”
肖家源村68岁老人陈细姩一边挑选蔬菜,一边告诉记者:“我们要谢谢王老板,他上门卖菜真是方便了我们这些山上的村民。如果没有他,我们得走10多公里山路才能买到菜。”武夷山镇政府对王建国疫情期间不停摆的行为十分支持,主动帮他办了通行证,方便他去永平镇进货。据介绍,王建国两天进一次山。为了采购到新鲜蔬菜,上山前一天晚上,他要提前开车到永平镇,晚上就在车上睡。凌晨1点多,他起来到批发市场进货,4点多回家分拣整理菜品,7点多出发开卖。“我卖的菜,价格与疫情前相差不大,像萝卜、青菜比之前还便宜。”王建国说道。
因疫情防控需要,他现在只能在武夷山镇路段销售,沿途共有6个自然村,肖家源村与篁碧畲族乡交界,是“移动菜场”最后一站。
“受疫情影响,现在进的菜一天卖不完,有些菜还要坏掉,挣不了钱。但能为村民服务,能为抗疫尽一份力,我的‘移动菜场’就不会停下来。”王建国坚定地说。(文/上饶日报记者 蔡晓军 图/铅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铭华)
编辑 |钟晨
审核 | 苏家福 钟晨
签发 | 黄一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