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致富、脱贫光荣。我不能只靠政府脱贫摘帽!”这是铅山县英将乡大山深处,一个古稀之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铿锵之言。其靠自己双手增收脱贫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今年69岁的朱华来,29年前来到铅山县英将乡,和老伴姚秋香结了婚,就在这扎了根。“我是外来客,必须得努力。”年轻时,朱华来在家附近务工,照料家庭,一家人日子过的和和美美。一场大病击破了他来之不易的幸福家庭生活,长期高血压导致脑梗差点要了朱华来的命,虽然抢救及时但还是落下了半边瘫。治疗了多年病情是稳定了,劳动能力已大不如前,再也干不得重活。妻子也患有长期慢性病,得一直吃药,两人每个月吃药得花一千多元,医疗费用开支大,家中没有了能干的劳力,朱华来一家日子渐渐走了下坡道,生活异常贫困。
2013年,朱华来和老伴姚秋香被纳入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和政府给与了他极大的帮助,看病吃药不再花销那么多,生活有了兜底保障。朱华来开始谋划起做些什么来。
家底因为看病吃药早已空了,不能再遭受任何损失。朱华来就想起了种田、养鱼,成本低、风险低,虽然收益低但胜在稳定,且不需要花费他太多劳力,插秧可以请人插,收割可以用机器;鱼塘得多花点心思……朱华来都想好了,就这样,从几亩就几十亩,再到2018年的一百余亩,水稻越种越多,收入也增加了许多,生活渐入佳境,2017年底,朱华来顺利脱了贫。不干就生活不下去,不能只靠政府兜底保障,朱华来一直明白这个道理,他觉得还能做些什么,又开始做起了小买卖。每天凌晨三点,他就起床炸油条、油饼,到了六点,挎着篮子开始沿街叫卖。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天天如此。“冬天那个手冷啊,都冷僵了,他回来都直接把手伸锅里去烫”老伴姚秋香心疼地说道。
年纪大了又有高血压,老伴说过他很多次让他不要做这么多了,可他从来没听,反而“变本加厉”。“现在身体还好,多做点还能锻炼身体”早上卖完东西后,下午朱华来就去割草喂鱼,喂完鱼还得去地里,每年他都种大量瓜果蔬菜,“去年的一百斤红薯粉都卖完了,种了梨瓜、甜瓜也都卖了,帮扶干部还来买了,他们说好吃!”朱华来咧嘴笑道。谈起明年的打算,朱华来想多养点鱼,继续种田,“我没什么文化,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能做,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