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一名40出头的女子,不遗余力在全市建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带领贫困户勤劳脱贫;她在湖坊成立了贫困残疾人就业协会,让贫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自强、自立、关心、关爱,确保参加协会的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0余元;20年来,她致力于慈善事业不留名,至今捐赠金额47.3万元……她就是江西铅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上饶铅山商会常务副会长、上饶市“三八”红旗手、上饶市十佳女企业家任琴仙。
20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不留名
一大早,玉山县临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郑立洋一家子就忙碌开了。郑立洋的病情又复发了,虽然手抖得厉害,他还是指导着儿子、女儿抹桌椅、打扫卫生,还时不时的上前艰难的帮忙。等家里窗几明亮、干净整洁后,郑立洋又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接通后,他焦急地问道:“任姐,到哪儿了?”这样的电话,郑立洋每隔十来分钟就打一个。十点多钟,一辆小车在郑立洋门前停下,一个40岁左右的女子下车从后备箱拿出食用油和大米,在早就等在门口的郑立洋一家的热情招呼下进了屋子,这个女子就是郑立洋口中的“恩人任姐”任琴仙。一放下东西,任琴仙就掏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分别给了郑立洋和他83岁的父亲。
追溯任琴仙和郑立洋一家的情谊还得从2010年说起。当时任琴仙正在上饶市做白云边酒总代理,偶然听销售经理讲起玉山县临湖镇村民郑立洋的情况:重病,怪病,南昌查不出病因;砸锅卖铁花光了所有积蓄;家中三个孩子,最小的才几个月大。
任琴仙出生于铅山县永平镇报本坊,报本坊有朱熹、辛弃疾都很推崇的申世宁“孝文化”,任琴仙在这熏陶了6年。她的父母嘴边常挂着“做人要诚信”“多做好事多积德”两句话。12岁开始,这两句话就陪伴她从铅山到福建建阳,又从建阳回到铅山和上饶;陪伴她从餐饮管理到白酒品牌代理,再到中药材种植。所以,得知郑立洋一家的境况,任琴仙马上安排销售经理陪同郑立洋去上海检查。
上海长征医院得出结论——长期与劣质油漆打交道导致血液中毒。接下来的住院排毒,转院到上饶市铁路医院进行后期治疗。直到出院,医药费和住院费花了15万余元。从躺在床上不能站立,到能行走能上山下地劳动……郑立洋逢人就发自内心的感激道:“我的命是任姐捡回来的,任姐是我的大恩人!”其实,任琴仙比他还小几个月呢。
郑立洋出院后,任琴仙每年要去看望他一家,10年间从无间隔。孩子到了读书年龄,她承包了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她为郑立洋的妻子买来冰柜、炉子和蒸笼,帮助其妻经营早点、冷饮和冰棒。郑立洋父亲80岁时,任琴仙为他举过了个热闹的生日,没收乡邻一分钱的贺礼。
当郑立洋通过市电视台“天天看点”栏目辗转找到任琴仙,并一步一瘸将亲手挖的竹笋背到任琴仙面前。“他是要向我证明他已能生活自理,不再需要担心。”任琴仙是个坚强的人,但亲眼见到郑立洋确实能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时,她哭了,哭得稀里哗啦,任琴仙知道当年的善念已经开花结果。
任琴仙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2014年端午,任琴仙发现邻居家的越南儿媳即将分娩却无钱住院,立马驱车送孕妇到医院,并垫付住院费2000元。医生说如果不是及时来医院,孩子和孕妇都很危险。现在,越南媳妇一见任琴仙,就用生硬的汉语热情地招呼“恩人来了,恩人来了。
任琴仙的汽车后备箱常年备有一箱箱的“天堂牌”雨伞,每当雨雪天气碰上老弱病残的行人,她总是停下车子,将雨伞分发给大家。任琴仙已经忘了是从何时开始,但上饶渡口批发部的老板却清楚记得,多年来,任琴仙从他店里买伞已经不少于10箱,每箱50把。
2014年至2019年,任琴仙每年定期为广信区董团乡敬老院的老人添置衣物鞋帽,捐赠生活用品。为8位百岁老人奉上1200元红包并每年给老人们添置生活用品。
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任琴仙为慈善公益捐资捐物47.3万元。47.3万元算不上很多,但是20年的坚持已经足够将一次次小善汇聚成一条大河。
任琴仙说,虽然小时候家里穷,但她的精神是富有的。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样富有。
6年创建了10个金银花扶贫产业基地
早上八点不到,“江西铅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琴仙就在铅山县鹅湖镇塘尾村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忙碌开了。在她的指导下,贫困户们有条不紊的给金银花修剪枝条。
从代理白酒到种植金银花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跨越,任琴仙这个举动是有原因的。任琴仙的爷爷是个中医,她自幼受爷爷熏陶,明白种植中草药的前景和价值,而金银花的用途很广,市场需求很大。任琴仙不到12岁就因家贫步入了社会,为了学习中草药种植知识,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成了她的“随身宝典”。当任琴仙成了中草药种植的行家时,她也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工作目标时,任琴仙怦然心动,回铅山成立了“江西铅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金银花产业扶贫项目,希望带动家乡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4年,任琴仙与铅山县湖坊镇党委、政府签订协议,在该镇西山村承包山林田地500亩,种植白芨、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苗木。
2016年,任琴仙在湖坊镇吴家村龙里建立了130亩金银花种植扶贫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协会的方式建设。该基地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劳力入股、土地入股。在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的同时,还带动34名贫困户、残疾人就业,2018年,入股贫困户实现人分红565.7元。
为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脱贫,任琴仙划拨了10亩地无偿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帮助5名有金银花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所有成本由龙里百亩金银花种植扶贫基地负担,贫困户投工投劳,实施日常管理,贫困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2019年12月,龙里百亩金银花基地被评为上饶市巾帼农业示范基地。
去年10月,任琴仙与湖坊镇16户19名城镇困难群众签订协议,承诺2020年—2022年给予他们每年不低于1000元分红。
名气大了,慕名而来的就多了。目前,任琴仙已在铅山县湖坊镇、葛仙山镇、鹅湖镇、永平镇、武夷山镇、信州区秦峰镇、广信区铁山乡、煌固镇、皂头镇、大地乡等地建立了10个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余干、横峰等地的基地也在洽谈中。
虽然每个基地都培养了一名当地的技术人员管理,任琴仙还是每天五点半起床,晚上九点才能回到家里。“车子是我半个家,中午经常在车上午休。”任琴仙说,“人有梦想,就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任琴仙有个梦想:早日让金银花饮品面市。如今,任琴仙团队研发的金银花饮品已研发成功,正在申办相关手续。
创建残疾人协会让贫困户年收入超9000元
“任总对我们残疾人太好了!不仅成立了残疾人协会,把我们残疾人组织起来,还照顾我们在基地干活,一年我能赚到9000多元。今年元旦,任总还和县残联的叶理事长带着东西和慰问金来我家看望我。任总就是我们的及时雨啊!”说起任琴仙,铅山县湖坊镇西山村残疾低保贫困户康歪仔就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为解决更多贫困残疾人就业问题,让贫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自强、自立、关心、关爱,2019年5月,任琴仙在湖坊镇成立了“湖坊镇白芨阳光示范基地残疾员工就业协会”。首批会员吸收了15名残疾人,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5人。该协会以信息共享、困难共担、友情互助为理念,旨在建立一个残疾员工内部之间的互助组织,激发残疾人干事热情,增强残疾人就业信心,最终实现早日脱贫致富、自力更生。协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章程,细化了管理规定,希望尽可能的带动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加入到协会来,解决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就业问题。
湖坊镇河西村建挡立卡低保贫困户李春旺是个肢体残疾人,背驼的很厉害,妻子戴冬仙也是个肢体残疾人,还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李春旺夫妻都不能从事体力活,迫于生计,夫妻俩到处找事做,却总被拒绝,连20元一天都没人要。加入“湖坊镇白芨阳光示范基地残疾员工就业协会”后,任琴仙让李春旺夫妻在基地从事田间管理,公司免费提供中餐、点心,夫妻俩都领100元一天的工资。乐的李春旺夫妻整天乐呵呵的,恨不得把全部精力都扑在基地里。
湖坊镇西山村建挡立卡贫困户陈卓也是个肢体残疾人,在任琴仙的西山金银花种植基地工作。陈卓不甘于只做简单的体力活,他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很快就掌握了金银花修剪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也很快上手,成了基地的技术人员,年收入超过20000元。
“任琴仙对湖坊镇的残疾人帮助很大,在残疾人就业基地的残疾人达到了46人,每人每年务工工资保底9000元。全镇61名残疾贫困户每年享受800至1000元的分红。”湖坊镇分管扶贫的党委副书记王璐介绍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