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
大家众志成城,共度时艰
有一些不法分子却
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实在是令人气愤!
2月19日上午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依法适用速裁程序
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一起涉疫情诈骗案
被告人杨某某被依法判处
有期徒刑九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法院审理查明
2020年2月8日,被告人杨某某发现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后,有大量的人需要购买口罩用于防护,便通过微信发布自己有口罩销售的虚假信息。被害人黄某、曹某、郭某看到虚假信息后分别向被告人杨某某微信转账3500元、500元、400元用于购买口罩,被告人杨某某收到上述款项后便拉黑三被害人微信并逃匿。
石城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
被告人杨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微信发布虚假信息,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期间,假借销售用于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护用品的名义,诈骗他人财物,依法应当从重处罚。鉴于被告人杨某某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清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情节,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疫情期间的5大骗局
一定要警惕!
疫情之下的5大骗局
1
销售虚假防疫用品
目前防疫物资紧缺,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谎称可代购或囤有防疫用品,当用户付款完成后,对方会以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直接消失,骗取钱财。
2
车票退改签诈骗
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车因疫情防控被取消,办理退款为由,诱导用户点击含有病毒的链接;或假冒客服,让用户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用户钱财。
3
谎称亲属“感染”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暴发导致部分在校学生未返家的新闻报道,冒充学校老师,以孩子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亲属汇缴“住院费”,骗取钱财。
4
推销抗“疫”神药
不法分子借医疗机构的名义,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奇效。以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进行推销,诱导用户购买,并在短信中加入钓鱼链接,骗取用户钱财的同时盗取个人敏感信息。
5
伪装公益组织骗取捐款
不法分子冒用红十字会和医院的名义,向用户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用户同情心骗取善款。
防止受骗的6大要点
第一点
购买防疫物品,要通过官方网站、APP和可靠的代购渠道,不轻信陌生人发的购买信息。
第二点
收到退改签信息时,先进行官方核实,不随意拨打短信中的电话,不点击不明链接。
第三点
对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的客服电话要谨慎对待,拒绝提供敏感信息。
第四点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买特效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
第五点
通过官方发布的正规渠道捐赠爱心款物,不向不明底细的个人或机构捐款。
第六点
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努力挽回损失。
遇到这些骗局千万小心!
赶紧告诉家里人
谨防受骗!
来源:江西高院综合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