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听见江西丛书
江南纸都石塘镇
铅山县石塘镇位于赣闽交界的武夷山下,水路畅通,航行方便,是昔日赣闽边境繁华的货物集散地。数百年来,这个小镇因盛产“连四纸”而名扬天下。
石塘,是一个靠纸兴盛的古镇。上饶造纸极负盛名,历史悠久,陈坊、鹅湖、天柱山等地自唐代便开始以造纸、贩纸为基业,繁昌一时。但相比起来,石塘造纸最为著名,有“千年纸都”之称。据该地县志记载:“铅山以纸利天下”“十之三四从事造纸”。石塘镇因纸名动四方,但真正让石塘声名鹊起的,却是“品重洛阳”的连四纸。
“连四纸”质地优良,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有隐约帘纹,比较耐热,不易发霉、生虫、变色,素有“寿纸千年”之称,比宣纸还要贵重,广受青睐。元代以后,我国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历史文献都采用“连四纸”印刷;许多字画、印谱、拓本等也都依托连四纸而得以流传后世。书画名家、文人骚客更以能得到皇上御赐的正品“连四纸”为荣。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给予了很高评价。因很多历史典籍都用“连四纸”来印刷,所以“连四纸”又叫“连史纸”。
无数商贾巨富因纸集聚石塘,纷纷在铅山设立会馆,仅石塘镇就有饶州、抚州、贵州、洪都、山陕、山东等9大会馆。当时的石塘,商船满埠,百舸竞流;巨贾云集,字号连珠;满街纸商,人声鼎沸,兴盛了整整300余年,人口一度超过 5 万,形成了一个纸的集散地,被誉为“江南纸都”。铅山也因纸业的兴旺与发达,成为我国江南地区的“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与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一道名重天下。
身为江南纸业集散地的石塘,建筑风格极具特色。整个小镇由一条水渠蜿蜒贯穿,当地人称其为官圳。之所以叫官圳,是因为当时石塘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纸行、纸号,为了方便用水,当地政府倡议各家各户集资,由政府统一修建水渠。除官圳外,石塘还有许多巷道的建设也是与纸业息息相关。
石塘的建筑大多保持了明清建筑之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体,并融合了福建民居建筑特色和浙江的园林建筑风格。虽年代久远,但依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还有数百幢之多。
纸业造就了昔日石塘的富庶与繁华,成就了今天石塘“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和“江西历史文化名镇”的荣耀。
请输入验证码